鼻梁上架著金絲眼鏡,說起話來清晰流暢、慢條斯理的,給人一種文質彬彬、溫文爾雅的感覺,像個老師或學者。他年齡不大,三十多歲卻有著十多年的創業經歷。如果從讀高中賣水果掙學費時開始計算,他的“從商時間”竟然有二十多年了。
他就是貴州中科易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孔軻,讓我們走進他的人生故事,體悟這位黔西南青年從北京到貴州創業的酸甜苦辣、風雨征程。
黔西南山水孕育其成長
孔軻1985年出生于貴州省晴隆縣一個普通的小村寨。晴隆地處貴州省黔西南州,山水黔西南,處處是風光。八十年代中期,正是改革開放如火如荼的年代。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讓農村煥發出勃勃的生機與活力,老百姓手里有糧,臉上有光,信心十足憧憬著美好的未來。
孔軻排行老六,又是最小的幺兒,六姊妹的生活費、學費全部壓在父母的雙肩上,艱辛可想而知。父親是民辦教師,母親是普通的農村婦女,全靠他倆的雙手支撐起一家八口人的希望。尤其是每到開學季,幾個人的學費往往令父親母親發愁,只有找親戚和朋友借來應急。
父親經常是上完課就匆匆忙忙往家趕,到田間地頭去忙活,幫助母親干一些男人干的重活路,忙到夕陽西下才回家。吃晚飯時,天已經很黑了。拖著疲憊的身子沉沉睡去,第二天清晨又翻山越嶺趕到學校去上課。這就是改革開放后那一批農村民辦教師的普遍寫照:挽起褲腳下田就是農民,穿上鞋子走進學校就是老師。父親干了十年的民辦教師,得益于黨的優良的教育政策,順利轉為公辦教師,成了吃“公糧”的人。公辦教師既有工資待遇的增加,又有身份上的認同,讓父親更加有了底氣和硬氣,他用勤勞的雙手,既握粉筆,也握鋤頭,信心滿懷一直干到退休。他一輩子最自豪的事情,就是六個子女,個個通過讀書,走出了家鄉,謀到了一份體面的工作。
窮人的孩子早當家,這句話千真萬確。因為生活環境所迫,八十年代農村的孩子都是大的帶小的,哥帶弟,姐帶妹,一起上學、一起放牛。有時父母因為農活上山去了,只有自己學會著去做飯、炒菜乃至洗衣服、喂豬牛羊等,幾乎樣樣家務活一學就會。
孔軻是個早熟的孩子,他從小目睹父母的辛勞,從心底里覺得一定要改變。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,初三開始給小學四五年級學生代課,讀高中時就嘗試著到鎮上去賣水果掙學費,學費和零花錢都是自己解決的。他的商業思維和執行力,在高中就開始形成了。那時懵懂的心靈里,有一個淳樸摯誠的理想:一定要發奮讀書,走出家鄉,報答父母。
他的學習成績總體是比較優秀的,尤其是語文成績拔尖,但數學成績嚴重拖后腿。不是因為數學,他說自己上985乃至北大清華都有希望。數學的滯后,依然讓他考到北京上大學。
北上京華,北上首都,一個山溝溝里的稚嫩青年懷揣著純真夢想,奔赴京城,兒時走出大山的目標已經實現,他坐在北上的列車上,內心波濤洶涌難以平復。
北上京城求學打下根基
從云貴高原踏入北京城,孔軻第一感覺就是:北京太大了,太平了!天下竟然還有如此大的地方,以前真是“坐井觀天”!見的世面小了,真影響一個人的格局和胸懷。他打算好好度過大學四年的光陰,達到既學習到知識,又能夠掌握一項社會技能,為以后順利融入社會做充分的準備。
京城的繁華盛景深深感染著孔軻,他覺得自己選擇北京是對的,這座千年古都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現代化的發展風貌,是中國任何城市無可比擬的。到北京才知道自己官;同樣,到北京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渺小。多少智慧的頭腦,在這座絢麗的都市里激烈碰撞,勝出者的比例是很低的,大部分人讀完大學四年,只有打道回府重回家鄉發展,競爭法則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。
大學教育是成年人教育,是為以后就業做準備的?纵V決定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,多花時間和精力去參加一些學校的社團活動,一是多認識人脈,二是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。大學的學費、生活費數目不少,如果還要年邁的父母繼續支持,他于心不忍。大學里找一份兼職做吧,或者在學校周邊謀一份職業,孔軻開始著手準備。這時的他是班上的班長,又是學校學生會主席,每天的時間排得很滿。
一個偶然的機會,孔軻認識了學校承包留學生公寓的一個韓國人,這個韓國人很會做飯,兩人興趣相投成了朋友。韓國人想在北京開一家地道的韓國餐廳,自己有30萬,還差15萬,孔軻看到了其中的商機?勺约菏且粋窮學生,哪里來的這么多錢呢?他靈機一動,想到班上一個家境較好的同學,他的父親是國企老總,孔軻親自登門拜訪,用誠心和毅力取得同學父親的支持。他著手為餐館設置了科學、合理的股權架構,既讓同學受益,也讓自己和韓國人精誠合作,正式開始了創業生涯。
韓國人在燒烤料理這一塊比較擅長,餐館的生意非;鸨。在這個時期,孔軻為了經營好餐廳,經常參加各類應酬,每天要陪朋友喝酒到深夜才睡覺。大學后三年,他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社團活動和餐館經營上,導致多門功課滯后,好在后來順利畢業,感謝老師對自己學習上的無私關照。大學畢業時,孔軻就賺到了人生的“第一桶金”,但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取得優異成績,沒有獲得優秀獎學金。人生就是這樣,有所得必有所失。從走出校園的那一刻起,他就深深體悟到:人的精力有限,只能專注做好一件事情。
社會熔爐錘煉投身商海
大學畢業了,回首四年大學生活,孔軻才覺得校園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和令人懷念。雖然學的是計算機專業,但感覺自己學到的只是皮毛,達不到非常專業的水平。畢業何去何從呢?是回貴州還是留在北京?是繼續創業還是找一個工作上班?這時韓國人已經回國,餐館已經轉讓,孔軻面臨著人生的重大抉擇。
如果在北京找一份工作,要猴年馬月才能買房成家呢?況且父母也幫不了自己,經過幾天的思索與考慮,他覺得只有選擇創業,才是最適合自己的道路。關鍵他喜歡琢磨生意,也積累了一定的創業基礎,義無反顧開始干吧。
經過對比選擇,孔軻決定從茶葉開始著手。北京既有厚重文化底蘊,又有非常新穎潮流的現代化氣息,茶文化比較濃郁。他決定從茶葉源頭進行把關,遠赴云南茶山收購茶葉。隨后成立了北京二十四道香茶葉有限公司,在北京正式開啟了茶莊茶葉經營的生意,茶室既可喝茶、賣茶,還能通過喝茶結識一些各個行業的朋友?纵V為人真誠,豪爽大氣,喜歡結交各類朋友。在做電商的過程中,為了拉到更多潛在的客戶,他化身為求職者,應聘到《新京報》房產事業部上班,既學到一些新聞采編方面的知識,也認識了許多媒體和互聯網方面的朋友。一年后他帶著《新京報》的幾個朋友一起創辦了慢品時光網,進入互聯網行業打拼。
北京創業十來年,是孔軻人生的黃金年華,那時每天激情澎湃,充滿無窮的動力。既賺到了錢,最重要的是收獲了一大幫各個行業的良師益友。此時的他開始靜下心來思考:餐館、茶館、傳媒、電商這些產業,都不是自己的產業,不能經營一輩子,只能當作人生歷練的驛站。要擁有長久的事業,就必須擁有自己的實體產業。趁自己年富力強,還是抓緊做一個自己的產業吧,那才是人生追求的終極目標。他開始為下一步的發展進行深層次的規劃與思考。
反哺貴州扎根農業發展
做什么產業好呢?他思考了很久,偌大的京城,竟然找不到適合自己做的。轉換思維,他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家鄉貴州。山清水秀的貴州,最適合做農業產業。出外讀書闖蕩這么多年,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,為家鄉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,也算是對家鄉土地的一種報答和感恩吧。
2014年10月,原來電商公司的股東離開北京,在四川、湖北種植羊肚菌。經過考察:貴州的氣候和土壤特點也適合羊肚菌種植,孔軻帶著滿腹的希望回到貴州。他立即趕赴畢節,把第一個基地建在了畢節長春堡鎮王豐村,經過一年的攻堅克難,仿野生羊肚菌試驗就成功了,給了他極大的信心和動力。
貴州中科易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東中,都是孔軻的朋友和團隊的核心人員,他利用北京的投資公司進行控股,管理著中科易農旗下供應鏈平臺及初、深加工企業,如今集團公司已經進入貴州省上市企業后備庫,未來準備朝著上市的方向加緊邁進。
做產業,涉及到方方面面,比做某一個單項生意復雜得多。既要考慮員工的衣食住行,又要考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方向,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產業的市場行情和走向。尤其是像孔軻這種既有種植、生產,還有深加工的企業,整個產業的上游和下游都必須協調穩步發展,一個環節出現問題,給企業帶來的打擊都是致命的。
眾所周知,農業產業是一個周期長、見效慢、高投入的一個行業。甚至有人開玩笑說:農業是天底下最難做的產業。沒有長時間的恒心和毅力堅持,很難收獲成功。好在孔軻的人緣好,經常有貴人相助,一次次在最艱難的時候順利挺過來了。
才創業的頭兩年,年底為了給員工支付工資,他被迫把北京的唯一一套房子都賣了,身上的錢還不夠,危難之中,一個沒認識多久的朋友立即伸出援手,化解了困難。還有一年,孔軻出差貴陽賣菌種,工廠不幸被大火燒了一半,畢節市長親自出面協調,支持他搬家費十八萬元。他在偶然情況下認識的一位香港忘年交,既給了他人生的許多高見,也引薦他認識了一些行業的朋友,成為他真正的貴人。
羊肚菌大規模推廣種植成功后,還沒有一個響亮的名字,時任貴陽市委書記的陳剛親自取名:孔小菌。鼓勵他扎實深耕食用菌產業,做專做精,做專做細科研、繁育、種植、深加工、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企業。
為人真誠、做事扎實,孔軻在產業經營中碰到的各類困難,都能得到省市政府和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幫助,給與中科易農集團極大的支持?仔【_始研發菌類特色食品,如紅托竹蓀乳酸菌飲料、羊肚菌雞湯面等,以產業帶動、訂單式回收建立產業利益聯結,帶動廣大菇農脫貧致富,不斷探索食用菌深加工、食用菌大數據、供應鏈整合、食用菌產銷對接等多維度助推行業產業發展?仔【币阎鸩匠蔀橘F州省食用菌初、深加工產品的代表品牌。
如今,中科易農擁有自己獨立的專利技術10多項,先后參與3項地方標準的制定,這件事整整用了八年時間。2021年企業產值已經達到5億,交易市 場也達到8億的交易規模,下一步企業將朝著鄉村振興“新名片”進行綜合打造,創建貴州第一家農業品牌上市公司,成為菌類獨角獸企業。
經歷豐富獨特不可復制
每個人的人生經歷,都是不可復制的?纵V才三十多歲,就經歷了如此多的人生故事,這些都是用金錢買不到的。
創業的征途中,他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輝煌過,最后跌落了;也看到無數的精英為了所謂的利益,出賣著底線和靈魂。當然,更看到很多微不足道的草根創業者,為了理想和目標,在進行各種掙扎和奮斗......,社會是個萬花筒,商場更是一個無形的戰場,很多故事比電影電視還要精彩。
回首自己的創業之路,當年那個背著書包到北京求學的青年是多么的意氣風發......,而當自己重整行囊踏上回貴州的路途時,變幻的只是時空,他覺得歸來仍是少年......。為了夢想,為了證明給自己看,他犧牲了多年經營的“北京愛情”,也豪邁拒絕了不是自己認可的那份情感,一切只為內心,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。
在商業征途上,孔軻是一個風華正茂的成熟創業者,未來,他將用自己積蓄的能量,繼續書寫新的人生傳奇。